120个座位的宽敞空间内,智慧餐线系统缓缓运转股市配资平台,老人们面带笑容地体验着“一脸通”智能支付,双职工家庭通过线上预订便捷取餐……
8月26日上午,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道的又一社区饭堂——万珠智慧餐厅正式开业运营,将面向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便捷、健康、实惠的日常餐饮服务,助力完善“15分钟便民生活圈”,扩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推动落实“百千万工程”。
据悉,该项目为珠江街泰安社区联合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下属正安食品公司、茗荔园餐厅打造的社区智慧餐厅,也是正安公司继南沙国际人才社区店后,在珠江街社会化餐饮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正在探索一种全新的基层餐饮服务模式。
早中晚全覆盖,让居民吃得明白、吃得放心
现拉肠粉、汤粉、水饺、炒菜、点心……在万珠智慧餐厅,可一站式挑选美食。
该食堂面向社区居民、环卫工人、长者等全年龄段群体,提供优质实惠的餐饮服务,满足不同就餐需求,尤其为长者、社区居民提供社区餐饮保障,让他们享受便利。
食堂拥有120个座位,主要面向周边社区就餐人群营业,采用一菜一价自助称重模式,每餐供应菜品不少于12个。食堂坚持“一菜一价、自助称重”的模式,价格透明、丰俭由人,让居民吃得明白、吃得放心。“我们推出了多款经典粤菜与家常风味,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口味需求。”茗荔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食堂运营时间覆盖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早上运营时间为7:30—9:00,中午运营时间为11:30—13:30,晚上运营时间为17:00—20:00。
在食品安全方面,餐厅食材主要依托正安公司自有养殖基地、正安食品央厨供应链及“优品南沙”平台,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闭环管理,确保食材新鲜、溯源清晰、安全可控。
“自动化设备不仅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标准化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正安食品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从食材源头开始把控,建立了完整的追溯体系,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食堂专门设置了智慧餐线系统,居民只需注册人脸信息,即可实现“一脸通”全流程无感支付,涵盖自助称重、智能结算等多种功能,大大提高了用餐效率。系统还能实时记录营养摄入数据,为社区居民尤其是长者提供个性化饮食建议。“不仅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健康”成为智慧餐厅的升级服务理念。
开业当天,食堂立足正安公司以及茗荔园资源,发起五大福利,包含例汤赠送、糖水定时赠送,还有水果、黄金鲩鱼、走地鸡、水鱼等基地直销的团购优惠活动。“五大福利活动为持续性的,街坊可长期参与享受。”万珠智慧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注入市场活力与效率,创新打造“社区生活枢纽”
据悉,万珠智慧餐厅创新采用“政府搭台+国企主导+社区合伙+民企参与”的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实现资源整合与互补——
依托泰安社区合伙人协议,以“服务社区居民”为核心;国有企业正安食品公司输出管理,把控食材安全,保障民生需求;引进民企合作灵活市场运营,共同打造集餐饮服务、社区交流、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社区生活枢纽”。
作为“百千万工程”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该食堂通过多元合作实现可持续运营的社区餐饮新模式,既保证了餐饮服务的公益性和安全性,又注入了市场化的活力和效率,实现自我“造血”,为解决社区老年人就餐难、双职工家庭做饭难等民生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具有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意义。
具体而言,餐厅特别聚焦老年人、双职工家庭等刚需群体,提供“公益化、便捷化、个性化”的餐饮服务。针对老年人推出的优惠套餐和送餐服务,解决了社区老龄化带来的就餐难题;针对双职工家庭提供的线上预订和快速取餐服务,缓解了工作家庭兼顾的压力。同时,餐厅还延伸社区服务与社交功能,打造了一个促进邻里交流的公共空间,重新激活了社区的凝聚力,成为“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南沙积极探索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圈”,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通过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优化到社区活力提升,逐步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营造活力美好的城市氛围。
以万珠智慧餐厅所在的珠江街为例,该街道已构建起覆盖商业、文化、养老、托育等多业态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通过精准、多元服务满足全年龄段居民的生活需求。在社区食堂打造方面,该街道通过盘活社区闲置设施,已打造万珠智慧餐厅、棠泰茶餐厅、西新社区食堂、湾食荟等社区食堂,成为进一步完善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增强辖区群众的生活体验的生动探索,也是“百千万工程”在社区层面的有效实践,为社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撰文:余妍玲股市配资平台
出彩速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